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安全的文明化

封面

作者:尼尔·沃克

页数:340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17338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当前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安全,并提出了国家在于安全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集合对当前国际局势的思考,本书会给读者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伊恩.路德 牛津大学犯罪学教授、牛津大学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出版了《英国的警务和国情状况》(合作)(with A.Mulcahy,2003)、《英格兰中部地区的犯罪与社会变迁》(合作)(with E.Girling and R.Sparks,2000)等专著,同时还担任《英国犯罪学杂志》的编辑,是当代警务与安全改革领域中的权最学者。
尼尔.沃克 欧洲大学学院(佛罗伦萨)法律系的欧洲法教授,并在2007年成为爱丁堡大学三百周年荣誉法学教授。他在跨国宪法理论、警务与安全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主编出版了《欧洲的自由、安全与正义》(2004)和《重新定位主权》(2006)等著作。

译者介绍:【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伊恩.路德 牛津大学犯罪学教授、牛津大学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出版了《英国的警务和国情状况》(合作)(with A.Mulcahy,2003)、《英格兰中部地区的犯罪与社会变迁》(合作)(with E.Girling and R.Sparks,2000)等专著,同时还担任《英国犯罪学杂志》的编辑,是当代警务与安全改革领域中的权最学者。
尼尔.沃克 欧洲大学学院(佛罗伦萨)法律系的欧洲法教授,并在2007年成为爱丁堡大学三百周年荣誉法学教授。他在跨国宪法理论、警务与安全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主编出版了《欧洲的自由、安全与正义》(2004)和《重新定位主权》(2006)等著作。

译者介绍:
张熹珂,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和比较政治。
任勇,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相关资料

《安全的文明化》一书严谨而富有想象力地探讨了我们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安全”含义和来源的理解,重新思考
本书的作者旨在提出一种安全理论,这种理论既反对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安全,也批评了那些妄图不承担任何成本就想要得到安全保障的观点。……相比之下,路德和沃克将安全视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并认为民主在促进安全以及安全的文明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理查德.贝拉米(Richard Bellamy)
伦敦大学学院政治学教授

了国家在提供安全保障和治理方面的作用,并对安全在建构民主政治共同体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论证。

戴维.加兰(David Garland)
纽约大学法学院

路德和沃克完全可跻身于当代警务和安全研究领域最优秀学者之列,《安全的文明化》一书的出版无疑使他们的学术声誉更上一层楼!安全问题可谓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在常规的“强制vs.公民自由”的研究框架之外,进一步强化相关的理论研究。作者巧妙地剖析了安全与对国家及其职能的不同理解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安全观念,即将安全视为一种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并特别阐明他们所定义的“锚定的多元主义”如何有助于在国家和国际层面更为扎实、稳定地理解这一安全观念。这是一本与时俱进的重要学术著作,它的影响范围远远超最了犯罪学研究领域。
基兰.麦克沃伊教授(Kieran McEvoy)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犯罪学和刑事司法研究所所长

本书特色

安全是当代公共话语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话题,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也最亟待解决的议题。本书的作者伊恩.路德和尼尔.沃克认为,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公共物品,而国家应该在“安全”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和保障方面承担首要责任,并因此成为安全文明化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作者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犯罪等多重视角,为我们全方位解读了安全的文明化问题。如果想要加深对于当代安全问题的理解,相信一定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不安全的文明
第二章:作为干预者的国家
第三章:作为派系的国家
第四章:文化整体意义上的的国家
第五章:愚蠢的国家
第六章:作为公共产品的安全
第七章:国家存在的价值
第八章:安全的民主治理
第九章: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安全
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安全的文明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0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