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专利法的公共政策研究

封面

作者:康添熊

页数:496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80503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诠释和解析了专利法的原理和时间运行,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专利法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

作者简介

康添雄,广东人,知识产权法学博土、工学学士(土木工程)。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2012)、硕士生导师1 20?2)、知识产权法教研室副主任,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西政基地副主任。 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挂职担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民二庭法官。 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挂职担任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副处长。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本书特色

从公共政策角度解读专利法,或许是一种理论可能。常见的系统论述多从私权观入手,并从“知识产权是私权”推导“专利权是私权”。根据理论都应当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对专利法的理解,就有理由不拘束于而应超yue私权”权利义务配置”法律规范框架;从技术本身的社会公共产品特性出发,公共政策视角将专利法置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和解决的框架之中,从而获得重构或修正的”指导性思想”。专利法以社会为立场,其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共政策实现的整一过程。公共精神及社会性,要求专利法的制度设计必须以当下及未来社会作为考量基础。本书之所以更偏向于公共政策的表述,是因为较之于公共利益、社会性等概念,前者为准确地表达了专利权的参与性过程。

目录

解题
第一章 专利法的公共政策构造及逻辑展开
一、法律语义上的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的命题界定
(二)公共政策的系统及分析框架
(三)私权的公共政策阐述
二、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专利权
(一)专利权:法律私权问题,抑或公共政策问题
(二)专利权的构造:公共政策的法律形式及逻辑展开
(三)公共政策:专利法的公共精神
三、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框架及哲学基础
(一)专利法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专利法公共性的哲学思考:“公共哲学”的统摄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从专利立法到解释、适用
一、何谓公共政策主体
二、“公的存在”:国家的行政与司法
(一)行政机构的辨析
(二)司法机构的分析
三、“私的存在”:市场主体的个人与企业
(一)从权利主体到公共政策主体:何以可能
(二)个人公共政策主体的实践:立法参与及其他的可能
四、“公共的存在”:社会组织
(一)社会与专利技术:在公共精神上的契合
(二)穷人的专利:改造技术坏世界的可能
(三)社会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实证
从经济到政治的具体样态
小结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实现过程:专利作为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一、专利权如何产生:公权宰制及其变革
(一)专利授权:性质及法律效力的讨论
(二)公权宰制的具体化:专利权客体排除规则
(三)先申请原则的“不公”及其缓和
二、专利权无效及民主引进:作为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一)专利权凭什么无效:有效的假定与推翻
(二)专利作为技术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民主在无效宣告中的引入
(三)无效之后的法律处置:“治/乱”的政治选择
三、专利侵权及其限制:公共政策考量的制度证明
(一)侵权责任“容忍限度论”:侵权无需停止
(二)基于社会危害性和专利公共性综合检视的结论
专利侵权无罪
(三)作为权利限制的强制许可
第四章 公共政策的效果评价:专利法的社会责任
一、既有评价理论的批判
(一)激励论的批判:效率失灵
(二)利益平衡说的批判:虚幻
二、专利法的社会责任:幸福作为评价准则
(一)社会责任从何而来
(二)立基于社会责任的评估准则:由利益而幸福
三、小结:必须有“社会幸福”的考虑
第五章 公共政策对未来的影响:专利法的相对消亡
一、生活现实:专利法相对消亡的端倪与现象
(一)法令的失效:消亡现象的描述
(二)相对消亡:科技及社会的自然选择
二、理论想象:从相对消亡到绝对消亡
(一)超越规则:实现过程的分析
(二)走向共享:并非道德空想
三、小结:私权过程与共享理想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专利法的公共政策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02669.html